善无畏法师歌词

歌曲名:善无畏法师  歌手:周志宏  所属专辑:《佛教智慧小故事》

介绍:《善无畏法师》是由周志宏演唱的歌曲,该歌曲收录在周志宏的《佛教智慧小故事》专辑之中,如果您觉得该歌曲好听的话,就把这首歌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支持周志宏的善无畏法师的吧!

善无畏法师歌词

作词 : 杜青/岳立柱
作曲 : 楼永誉
【佛教智慧小故事】NO. 9. 善无畏法师
距今一千二百年前,在印度有个王子,放弃了荣华富贵,出家为僧,追随密宗第四代祖师龙智菩萨为师,法名叫善无畏三藏法师。
有一天,善无畏三藏法师奉师父之命,到东方的中国传扬密宗佛法。彼时中国正值盛唐开元初年,佛教方兴未艾,寺庙林立。
善无畏三藏长途跋涉,终于到了中国边境,飢寒交迫之下,托钵无门;忽闻远方传来叩饭钟声,善无畏循声觅钟,果见庄严大寺,矗立于前。善无畏恭敬入寺,欲求充飢取暖,谁知厨房师父说:「中饭已过,斋饭用讫。」
善无畏大师莫可奈何,于是大显菩萨神威,伸出双臂,紧抱馊水桶,一口气吞尽了酸臭腐败的残食。众僧看得目瞪口呆,惊骇不已之际,善无畏三藏法师藉机宣化佛法:「凡得道圣人,心中万物,一律平等,无有善恶、美丑、香臭、酸甜与苦辣之别;此乃平等法中不可思议之妙理。」主厨者不明究理,满怀疑惑,总认为善无畏有疯癫之嫌,于是走告住持;住持也等閒视之,并交代守门僧:「入夜后,不许善无畏法师入寺,以示警诫。」
入夜后,善无畏法师果然禅坐于门外,安若泰山,心中毫无亲疏、高下、宠辱之分。边塞寂静,寒星点点,当住持将入睡时,忽然全身奇痒无比,于是脱下袈裟,仔细检视内衣,发现一隻又白又胖的蝨子;心中非常懊恼,于是便打开纱窗,猛然掷去!
此时,禅坐在门外的善无畏三藏法师,大声叫著说:「跌伤菩萨了!」住持惊骇之馀,命令小沙弥立刻禀烛奔向门外,观看究竟!刚打开寺门,善无畏又大声说:「左边第三隻脚跌断了!」小沙弥不信,以烛光光近照,果然发现:在石阶上的白蝨子,左边第三隻脚果真跌断了!便急忙以指甲挑起白蝨子,入寺禀报住持。住持见状,恐惧不安,急忙下楼,奔向寺外,跪在善无畏三藏法师面前,礼拜悔罪,并坚持善无畏入寺登楼,重覆礼叩,请求开示,询其究竟。
善无畏三藏回答说:「一切众生,皆来自诸佛,也都具有佛性;然而愚昧之士,任意杀生!殊不知任何生物都有感觉,当它们遭受苦难时,都会呼嚎喊冤;求救之声,遍达十方!十方诸佛,都能听到;它们所发出的声音,如同雷鸣一般。像这隻蝨佛子,坠地折足,痛苦呼救之声,不但门外的我听得很清楚,救连十方无量的诸佛,也都听得一清二楚啊!众生之所以听不见,乃是因为迷失了本明佛性。」
寺中百众,自从听闻此事,莫不求进自制,慎重戒律,互相警惕;寺庙道风急速提昇,一时丕振,成就了不少开士。

善无畏法师LRC歌词

作词 : 杜青/岳立柱
作曲 : 楼永誉
【佛教智慧小故事】NO. 9. 善无畏法师
距今一千二百年前,在印度有个王子,放弃了荣华富贵,出家为僧,追随密宗第四代祖师龙智菩萨为师,法名叫善无畏三藏法师。
有一天,善无畏三藏法师奉师父之命,到东方的中国传扬密宗佛法。彼时中国正值盛唐开元初年,佛教方兴未艾,寺庙林立。
善无畏三藏长途跋涉,终于到了中国边境,飢寒交迫之下,托钵无门;忽闻远方传来叩饭钟声,善无畏循声觅钟,果见庄严大寺,矗立于前。善无畏恭敬入寺,欲求充飢取暖,谁知厨房师父说:「中饭已过,斋饭用讫。」
善无畏大师莫可奈何,于是大显菩萨神威,伸出双臂,紧抱馊水桶,一口气吞尽了酸臭腐败的残食。众僧看得目瞪口呆,惊骇不已之际,善无畏三藏法师藉机宣化佛法:「凡得道圣人,心中万物,一律平等,无有善恶、美丑、香臭、酸甜与苦辣之别;此乃平等法中不可思议之妙理。」主厨者不明究理,满怀疑惑,总认为善无畏有疯癫之嫌,于是走告住持;住持也等閒视之,并交代守门僧:「入夜后,不许善无畏法师入寺,以示警诫。」
入夜后,善无畏法师果然禅坐于门外,安若泰山,心中毫无亲疏、高下、宠辱之分。边塞寂静,寒星点点,当住持将入睡时,忽然全身奇痒无比,于是脱下袈裟,仔细检视内衣,发现一隻又白又胖的蝨子;心中非常懊恼,于是便打开纱窗,猛然掷去!
此时,禅坐在门外的善无畏三藏法师,大声叫著说:「跌伤菩萨了!」住持惊骇之馀,命令小沙弥立刻禀烛奔向门外,观看究竟!刚打开寺门,善无畏又大声说:「左边第三隻脚跌断了!」小沙弥不信,以烛光光近照,果然发现:在石阶上的白蝨子,左边第三隻脚果真跌断了!便急忙以指甲挑起白蝨子,入寺禀报住持。住持见状,恐惧不安,急忙下楼,奔向寺外,跪在善无畏三藏法师面前,礼拜悔罪,并坚持善无畏入寺登楼,重覆礼叩,请求开示,询其究竟。
善无畏三藏回答说:「一切众生,皆来自诸佛,也都具有佛性;然而愚昧之士,任意杀生!殊不知任何生物都有感觉,当它们遭受苦难时,都会呼嚎喊冤;求救之声,遍达十方!十方诸佛,都能听到;它们所发出的声音,如同雷鸣一般。像这隻蝨佛子,坠地折足,痛苦呼救之声,不但门外的我听得很清楚,救连十方无量的诸佛,也都听得一清二楚啊!众生之所以听不见,乃是因为迷失了本明佛性。」
寺中百众,自从听闻此事,莫不求进自制,慎重戒律,互相警惕;寺庙道风急速提昇,一时丕振,成就了不少开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