钝根开悟歌词

歌曲名:钝根开悟  歌手:周志宏  所属专辑:《佛教智慧小故事》

介绍:《钝根开悟》是由周志宏演唱的歌曲,该歌曲收录在周志宏的《佛教智慧小故事》专辑之中,如果您觉得该歌曲好听的话,就把这首歌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支持周志宏的钝根开悟的吧!

钝根开悟歌词

作词 : 杜青/岳立柱
作曲 : 柳絮/吴居彻
【佛教智慧小故事】NO. 2 钝根开悟
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,有一位周利槃陀伽尊者,又名槃特。槃特尊者从小就很愚钝,反应特别比人慢。他的父亲是一位没有智慧、没有学问,为人作奴僕的大老粗;母亲却是大富人家的女儿,知书达礼,气质高雅。这样悬殊的两个人,竟然结为夫妻,倒也是乡野间一段佳话。
槃特从小愚钝,什麽事情都不知理会,成天傻楞楞地,父母亲看在眼裡,心裡暗自担心。由于夙世的善根,槃特一见到佛陀,便要求在佛陀的座下出家,从此在佛陀身边学习。
刚开始佛陀教槃特诵念四句偈,希望他用四句偈渐渐收摄散心入定,可是槃特傻呼呼地,一个字也记不起来,老是支支吾吾半天,用手抓抓头,怎麽也想不起来刚刚佛陀教了什麽东西。教了一次又一次,槃特好像永远学不会。
有一天,槃特在庭院中,拿著扫帚在扫地。佛陀刚好走过来,便对槃特方便开示说:「槃特呀!你以后就专心持念『扫帚』这两个字,如果能一心持念,自然可得其中妙用。」槃特听了很高兴,心想只有两个字,岂不简单多了!便朗朗上口念:「扫……咦?扫……然后呢?」旁边的弟子笑著告诉他是「扫帚」,「喔!扫帚。帚……咦?什麽……帚?」槃特连扫帚两个字,都是念了前一个字,忘了下一个字;记了后一个字,又忘了前面。这扫帚两个字,整整学了一天,还不能够完全记住。这件事被大家知道了,槃特简直是远近驰名,传为众人的笑柄了。
有一天,耆域王子,想要进斋供佛及僧众,请佛陀带领弟子们到王子家中受供。很快地,佛及诸弟子们都就座了,只有槃特被挡在门外,不淮进来。
当时印度有种风俗,主人请客时,尚未进食前,必定先端出淨水请客人洗脚,这个礼节名「行清淨水」。王子当然也不例外,将清淨水端至佛前,请佛洗脚,但是佛陀却不接受。
王子很讶异,赶忙问佛陀不受水洗脚的原因。佛陀说:「现在在座的,少了一个槃特比丘,所以我不愿意行清淨水。」
王子对佛陀说:「槃特比丘是个大笨人,连扫帚两个字都记不起来,一个普通的牧羊人,智慧都比槃特比丘高出很多,所以我不请他进来。」
佛说:「佛法是平等、无有高下、无有差别的,你今天供众,应该以平等心一概供养。如果不请槃特进来,我就不行清淨水。」
王子听了才著急起来,连忙派人去请槃特进来。槃特一坐下,佛陀命阿难尊者授钵给槃特,槃特很欢喜的想站起来接,佛陀却叫他坐著就好,不必站起来,因为槃特比阿难还要早出家。由于槃特是最晚到的,座位离佛陀很远,吃完了饭必须将钵送回佛陀手中,于是槃特藉著佛陀的力量运用神臂,趁著众人不注意时,一刹那便把钵送回佛陀手中。
王子惊见槃特竟有如此神通,后悔不已,马上跪在槃特面前谢罪忏悔,并从此将槃特奉为上宾。
槃特虽然愚笨,可是他有坚毅的信心,专心诵念「扫帚」两个字,经过六年的时间,不管别人的冷嘲热讽,依然老老实实地念,一点也不灰心。后来他头脑一天比一天清醒,心也渐渐不再散乱,忽然开悟了。从此以后,了悟一切,语出惊人,所见一切皆能体会微妙的道理,对于佛陀讲的法理也能融会贯通。过去看不起他的人,这时候反而竖起大拇指来称讚他、尊敬他,再也没有人敢嘲笑他了。
听完了这个故事,不禁想问:「聪明人真的聪明吗?」「愚笨的人真的愚笨吗?」您觉得呢?
很多时候我们费尽心思,巧妙设计自己的前途,以为凭著自己的聪明,必定可以无往不利,所向皆捷。然而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,平白绕了好多冤枉路,败在自己不肯按部就班,不肯脚踏实地。猛然回首,以前自己瞧不起的那些人,曾经远远落后自己的那些人,不知何时已经早早超越在自己前头,原来,真正落后的是自己。
在佛法中,愚笨是不要紧的。做别人不愿做的事,吃别人无法忍受的苦,槃特念「扫帚」两个字都能开悟,难道我们还没有信心吗?

钝根开悟LRC歌词

作词 : 杜青/岳立柱
作曲 : 柳絮/吴居彻
【佛教智慧小故事】NO. 2 钝根开悟
释迦牟尼佛的弟子中,有一位周利槃陀伽尊者,又名槃特。槃特尊者从小就很愚钝,反应特别比人慢。他的父亲是一位没有智慧、没有学问,为人作奴僕的大老粗;母亲却是大富人家的女儿,知书达礼,气质高雅。这样悬殊的两个人,竟然结为夫妻,倒也是乡野间一段佳话。
槃特从小愚钝,什麽事情都不知理会,成天傻楞楞地,父母亲看在眼裡,心裡暗自担心。由于夙世的善根,槃特一见到佛陀,便要求在佛陀的座下出家,从此在佛陀身边学习。
刚开始佛陀教槃特诵念四句偈,希望他用四句偈渐渐收摄散心入定,可是槃特傻呼呼地,一个字也记不起来,老是支支吾吾半天,用手抓抓头,怎麽也想不起来刚刚佛陀教了什麽东西。教了一次又一次,槃特好像永远学不会。
有一天,槃特在庭院中,拿著扫帚在扫地。佛陀刚好走过来,便对槃特方便开示说:「槃特呀!你以后就专心持念『扫帚』这两个字,如果能一心持念,自然可得其中妙用。」槃特听了很高兴,心想只有两个字,岂不简单多了!便朗朗上口念:「扫……咦?扫……然后呢?」旁边的弟子笑著告诉他是「扫帚」,「喔!扫帚。帚……咦?什麽……帚?」槃特连扫帚两个字,都是念了前一个字,忘了下一个字;记了后一个字,又忘了前面。这扫帚两个字,整整学了一天,还不能够完全记住。这件事被大家知道了,槃特简直是远近驰名,传为众人的笑柄了。
有一天,耆域王子,想要进斋供佛及僧众,请佛陀带领弟子们到王子家中受供。很快地,佛及诸弟子们都就座了,只有槃特被挡在门外,不淮进来。
当时印度有种风俗,主人请客时,尚未进食前,必定先端出淨水请客人洗脚,这个礼节名「行清淨水」。王子当然也不例外,将清淨水端至佛前,请佛洗脚,但是佛陀却不接受。
王子很讶异,赶忙问佛陀不受水洗脚的原因。佛陀说:「现在在座的,少了一个槃特比丘,所以我不愿意行清淨水。」
王子对佛陀说:「槃特比丘是个大笨人,连扫帚两个字都记不起来,一个普通的牧羊人,智慧都比槃特比丘高出很多,所以我不请他进来。」
佛说:「佛法是平等、无有高下、无有差别的,你今天供众,应该以平等心一概供养。如果不请槃特进来,我就不行清淨水。」
王子听了才著急起来,连忙派人去请槃特进来。槃特一坐下,佛陀命阿难尊者授钵给槃特,槃特很欢喜的想站起来接,佛陀却叫他坐著就好,不必站起来,因为槃特比阿难还要早出家。由于槃特是最晚到的,座位离佛陀很远,吃完了饭必须将钵送回佛陀手中,于是槃特藉著佛陀的力量运用神臂,趁著众人不注意时,一刹那便把钵送回佛陀手中。
王子惊见槃特竟有如此神通,后悔不已,马上跪在槃特面前谢罪忏悔,并从此将槃特奉为上宾。
槃特虽然愚笨,可是他有坚毅的信心,专心诵念「扫帚」两个字,经过六年的时间,不管别人的冷嘲热讽,依然老老实实地念,一点也不灰心。后来他头脑一天比一天清醒,心也渐渐不再散乱,忽然开悟了。从此以后,了悟一切,语出惊人,所见一切皆能体会微妙的道理,对于佛陀讲的法理也能融会贯通。过去看不起他的人,这时候反而竖起大拇指来称讚他、尊敬他,再也没有人敢嘲笑他了。
听完了这个故事,不禁想问:「聪明人真的聪明吗?」「愚笨的人真的愚笨吗?」您觉得呢?
很多时候我们费尽心思,巧妙设计自己的前途,以为凭著自己的聪明,必定可以无往不利,所向皆捷。然而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,平白绕了好多冤枉路,败在自己不肯按部就班,不肯脚踏实地。猛然回首,以前自己瞧不起的那些人,曾经远远落后自己的那些人,不知何时已经早早超越在自己前头,原来,真正落后的是自己。
在佛法中,愚笨是不要紧的。做别人不愿做的事,吃别人无法忍受的苦,槃特念「扫帚」两个字都能开悟,难道我们还没有信心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