酒瓮中的人影歌词

歌曲名:酒瓮中的人影  歌手:周志宏  所属专辑:《佛教智慧小故事》

介绍:《酒瓮中的人影》是由周志宏演唱的歌曲,该歌曲收录在周志宏的《佛教智慧小故事》专辑之中,如果您觉得该歌曲好听的话,就把这首歌分享给您的朋友一起支持周志宏的酒瓮中的人影的吧!

酒瓮中的人影歌词

作词 : 杜青/岳立柱
作曲 : 李志群
【佛教智慧小故事】NO. 25. 酒瓮中的人影
从前有个富家子,娶了位美娇妻,夫妇俩相敬相爱,生活很甜蜜。有一天,丈夫告诉妻子说:「你到厨房拿葡萄酒来,我们来共饮几杯。」
妻子便往厨房去。打开藏酒的大瓮,正要取酒,猛一瞧,却见到自己倒映在瓮中的身影。妻子不明究竟,心裡起了疑心,以为还有别的女人藏在大瓮中;一时大为忿恨,回告丈夫说:「你既然已经有喜爱的女人,藏在大瓮中,又何必把我娶进门来呢?」
丈夫听了非常惊讶,急忙走进厨房,张大眼定神细看:结果看到的是自己的身影,却想:是一个男人躲在瓮中啊!哪有什麽女人?原来自己的妻子藏了一个男人,还反过来诬赖我藏女人。
俩个人吵吵闹闹,各说各话,各执己是,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「明明被我亲眼看到,人赃俱获,还不承认?」俩人愈吵愈厉害,愈骂愈大声,简直是闹得不可收拾。这样的丑闻,很快在街坊邻居中传扬开来,一直到佛陀的耳中。
有一位居士,与这位富家子平素交往,感情深厚。这一天,凑巧来拜访富家子;夫妇二人,因平日与这位居士交情深厚,于是便与他商量,希望他能帮忙找出原因,为他们解答迷津。
居士便往厨房检视,来到大瓮前,往瓮中一探瓮中出现了居士的身影。居士一见之下,怒气冲冲地跑到夫妇面前说:「你们既然已经有别的好朋友,藏在大瓮中,何必假装俩人争斗,好来捉弄我呢?」于是不愿再与俩人多说,一气之下,也不听解释,拂袖而去。
过了一会儿,又来了一位比丘尼。老富翁平日很尊敬供养,听到小儿子夫妇俩各执己意,互相疑恨,便求助比丘尼,请求判决排解。
比丘尼在匆促之间,不能作决定。于是自己去厨房检视看到了一比丘尼出现于瓮中。比丘尼便认为:「这家人没有一点诚敬心,竟然还供养另一位比丘尼,藏在瓮中;这岂不是存心试探,毫无诚意吗?」于是气得话也说不出来,头也不回,转身就走!
最后,来了一位智慧如海的老和尚。老和尚有高超的智慧,曾经度化了很多人,为很多夫妇排难解纷,名震遐迩!邻里街坊纷纷礼请老和尚来,请求他为这对吵闹不休的夫妇解开心中的疑问。老和尚慈悲答应了,便来到酒瓮前,探了一探,反应很平淡,长叹了一声道:「世间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真是自讨苦吃,认假作真,以空为有。」于是把夫妇召集过来,一起到厨房。一时,邻里街坊都闻风而至,蜂拥而来,推挤在旁,准备看老和尚如何化解。
老和尚高声向众人道:「我为大家把藏在瓮中的人请出来。」便拿起一块大石头,「砰」地一声!便把酒瓮击破!害人的酒汁,刹时奔流而出,满地都是,空留破瓮,瓮中什麽也没有。
夫妇俩至此终于明白自己的愚痴:竟然是被自己的影子给骗了!真是羞愧极了!无地自容。
听了这个故事,您是不是要忍不住笑骂这些人,怎麽会笨到连影子都搞不清楚呢?佛陀慈悲,以这麽浅近的比喻来点醒我们;其实,我们又何尝不是这个故事中的主角呢?
在这个世界上,触目所望,触目所及,哪一个不是如瓮中之影?其实,万般皆是幻化假有,不是永远存在的。包括自己这个身体,也只是一间暂时借我们住的躯壳,它终会有屋漏牆穿,乃至完全毁坏的一天,这并不是我们可以主宰的。但是,有多少人能明白这是个瓮中之影,不为它执著?不为它迷惑?
看到自己的身影,起而怀疑别人,骂别人的不是;不在自身上检点反省,却一个劲儿疑心是别人的过失。这种不明究竟,认假作真的事,难道不是日常生活中,我们最容易犯的毛病吗?
如果我们都能够试著用智慧的大石头,打破瓮中人影的执著,看看最根本害人的祸首,它原本是如影子般不存在的迷惑;如此,必定心开意朗,能明明白白这世间一切的真相,原来无非是瓮破水流后,空无一物!你又何必执著?小心喔!不要成了故事中愚痴的夫妇,执迷不悟,自寻烦恼育!

酒瓮中的人影LRC歌词

作词 : 杜青/岳立柱
作曲 : 李志群
【佛教智慧小故事】NO. 25. 酒瓮中的人影
从前有个富家子,娶了位美娇妻,夫妇俩相敬相爱,生活很甜蜜。有一天,丈夫告诉妻子说:「你到厨房拿葡萄酒来,我们来共饮几杯。」
妻子便往厨房去。打开藏酒的大瓮,正要取酒,猛一瞧,却见到自己倒映在瓮中的身影。妻子不明究竟,心裡起了疑心,以为还有别的女人藏在大瓮中;一时大为忿恨,回告丈夫说:「你既然已经有喜爱的女人,藏在大瓮中,又何必把我娶进门来呢?」
丈夫听了非常惊讶,急忙走进厨房,张大眼定神细看:结果看到的是自己的身影,却想:是一个男人躲在瓮中啊!哪有什麽女人?原来自己的妻子藏了一个男人,还反过来诬赖我藏女人。
俩个人吵吵闹闹,各说各话,各执己是,互相指责对方的不是「明明被我亲眼看到,人赃俱获,还不承认?」俩人愈吵愈厉害,愈骂愈大声,简直是闹得不可收拾。这样的丑闻,很快在街坊邻居中传扬开来,一直到佛陀的耳中。
有一位居士,与这位富家子平素交往,感情深厚。这一天,凑巧来拜访富家子;夫妇二人,因平日与这位居士交情深厚,于是便与他商量,希望他能帮忙找出原因,为他们解答迷津。
居士便往厨房检视,来到大瓮前,往瓮中一探瓮中出现了居士的身影。居士一见之下,怒气冲冲地跑到夫妇面前说:「你们既然已经有别的好朋友,藏在大瓮中,何必假装俩人争斗,好来捉弄我呢?」于是不愿再与俩人多说,一气之下,也不听解释,拂袖而去。
过了一会儿,又来了一位比丘尼。老富翁平日很尊敬供养,听到小儿子夫妇俩各执己意,互相疑恨,便求助比丘尼,请求判决排解。
比丘尼在匆促之间,不能作决定。于是自己去厨房检视看到了一比丘尼出现于瓮中。比丘尼便认为:「这家人没有一点诚敬心,竟然还供养另一位比丘尼,藏在瓮中;这岂不是存心试探,毫无诚意吗?」于是气得话也说不出来,头也不回,转身就走!
最后,来了一位智慧如海的老和尚。老和尚有高超的智慧,曾经度化了很多人,为很多夫妇排难解纷,名震遐迩!邻里街坊纷纷礼请老和尚来,请求他为这对吵闹不休的夫妇解开心中的疑问。老和尚慈悲答应了,便来到酒瓮前,探了一探,反应很平淡,长叹了一声道:「世间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。真是自讨苦吃,认假作真,以空为有。」于是把夫妇召集过来,一起到厨房。一时,邻里街坊都闻风而至,蜂拥而来,推挤在旁,准备看老和尚如何化解。
老和尚高声向众人道:「我为大家把藏在瓮中的人请出来。」便拿起一块大石头,「砰」地一声!便把酒瓮击破!害人的酒汁,刹时奔流而出,满地都是,空留破瓮,瓮中什麽也没有。
夫妇俩至此终于明白自己的愚痴:竟然是被自己的影子给骗了!真是羞愧极了!无地自容。
听了这个故事,您是不是要忍不住笑骂这些人,怎麽会笨到连影子都搞不清楚呢?佛陀慈悲,以这麽浅近的比喻来点醒我们;其实,我们又何尝不是这个故事中的主角呢?
在这个世界上,触目所望,触目所及,哪一个不是如瓮中之影?其实,万般皆是幻化假有,不是永远存在的。包括自己这个身体,也只是一间暂时借我们住的躯壳,它终会有屋漏牆穿,乃至完全毁坏的一天,这并不是我们可以主宰的。但是,有多少人能明白这是个瓮中之影,不为它执著?不为它迷惑?
看到自己的身影,起而怀疑别人,骂别人的不是;不在自身上检点反省,却一个劲儿疑心是别人的过失。这种不明究竟,认假作真的事,难道不是日常生活中,我们最容易犯的毛病吗?
如果我们都能够试著用智慧的大石头,打破瓮中人影的执著,看看最根本害人的祸首,它原本是如影子般不存在的迷惑;如此,必定心开意朗,能明明白白这世间一切的真相,原来无非是瓮破水流后,空无一物!你又何必执著?小心喔!不要成了故事中愚痴的夫妇,执迷不悟,自寻烦恼育!